6月24日,“后传播社会·媒介与空间”学术研讨会暨吉林省传播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在吉林大学鼎新图书馆4楼多功能厅成功召开,会议由吉林省传播学会联合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由吉林大学现代传播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广告文化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30多所高校和多家媒体单位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华体会电子平台(官方)登录网站党委书记霍志刚主持,吉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马研,吉林省社科联学会工作处处长全一,吉林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姚毓春教授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厦门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教指委委员、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赵振祥教授,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教指委委员、延边大学朝汉华体会电子平台(官方)登录网站新闻系李逢雨教授,吉林动画学院副董事长刘欣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一果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潘霁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袁艳教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冬冬教授;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肖荣春教授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吉林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姚毓春教授在致辞中总结了近年来吉林大学的工作成果,并指出学会对进一步繁荣社科学术,促进我省学术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为学会送上诚挚的祝福。大会公布了吉林省传播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成员名单,黄也平先生和刘坚先生为名誉会长,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特聘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大勇为会长;孔朝蓬、关众、刘怀、刘鸣筝、刘丽、刘聪、陈少志、张淑燕、金雅庆、矫雁肇、鞠惠冰为副会长;王健为秘书长,蒋蕾、郑德为副秘书长,彭程为秘书。
吉林省传播学会会长周大勇教授代表第三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汇报了学会成果及未来五年的工作展望。近年来,吉林省传播学会举办多场学术会议,促进学术交流;聚焦“城市传播”,推出了长春城市文化系列图书;助力培养东北文创人才,推动地域文化的“活化”;在“新传播”优秀学术成果奖评选活动中获奖颇丰;理事会成员聚焦东北议题的研究,致力于推进东北文化传播;获得“全国社科先进社会组织”的荣誉。在未来,学会将凝聚各方共识,为东北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上,吉林省传播学会副会长陈少志教授宣读了《吉林省传播学会章程修订说明》,吉林省传播学会副会长孔朝蓬教授宣读了第四届理事会名单、常务理事名单、领导机构名单、荣誉会长名单。
吉林省社科联学会工作处处长全一在致辞中表示,吉林省传播学会成果颇丰,受到了各界瞩目和认可。全处长向学会被评为“全国社科先进社会组织”表示祝贺,对学会未来的发展提出期盼和愿望,并指出社科联学会处一定积极对接、全力支持学会工作。
吉林省传播学会副会长、华体会电子平台(官方)登录网站副院长刘鸣筝教授主持大会主题发言。
厦门理工学院时尚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赵振祥教授以《时尚传播的四维空间建构:文化、物质、关系与符号》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从六个部分对时尚传播进行具体的分析,阐述了时尚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与新闻传播关系密切,认为时尚传播倚重着大众传媒,无传媒、不时尚,“时尚即传播”。时尚为传播而生,在传播中获取能量,在传播中增值,兴于传播也死于传播。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创造时尚的土壤,贫瘠的文化土壤是难以生产出时尚的。建设中国时尚传播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的时尚文化,讲述中国的时尚故事,让中国文化搭上时尚传播的快车是时尚传播的最终目的。
北京师范大学周敏教授从城市灯光秀这一微小的切入点讲起,以《场景与价值传播:灯光秀的再思考》为题指出,时至今日,城市文化的自信可以通过灯光秀来展现,以光为媒介讲述一座城的故事。周教授提出灯光秀由“美化”到“媒化”的过程,强调重视灯光秀的媒介化属性,小到城市形象,大到国家形象,小到旅游,大到文明,城市可以作为一种媒介,城市故事、城市精神也可以由此传播。灯光秀要做到共情,在共情中达到价值传播,从情绪中形成媒介记忆最终成为社会记忆。并提出“四看”的说法,希望城市文化传播从效果出发,灯光秀要让人“看得见”“看得懂”“看得下去”“看得有用”。
华中科技大学袁艳教授在《从地方制造到地方织造:隐藏在编织技艺中的媒介地理学》中明确了媒介地理学中地方的概念,指出地方不是空间,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待”的,地方是停泊的港湾,是以人为中心“造”出来的,只存在于附近。明确概念后,袁教授提出“制造”背后的认识论为形质论,基于这样一种形质论的认知的陷阱,我们对“制造”这种认识论出现了问题,从而引出了“‘编织’是一种不一样的造物”的观点。编织是反形质论的,编织是一种线的相遇和缠结而并非点的聚合,是一种“不一样的书写”。
复旦大学的潘霁教授在《媒介空间与数字传播研究方法创新》的发言中辨析“空间”和“媒介”的演变,并对现有研究方法做出了反思。他认为,空间与媒介过程的关联越来越值得受到重视,不同空间蕴含着不同的沟通潜力,这种不同的沟通潜力与构成这个子空间的原有的社会交往形态、符号巨变、审美感官的结构有关,又和这些既有的条件参数和特定媒介的结合程度相关。潘教授从媒介角度打开空间,把背景变成前景,让空间活了起来。
暨南大学的曾一果教授以《传统的发明:数字空间时代的“地方再造”》为题,对文化地理学视野下“地方”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分析现代性视域下,“地方”作为曾经被抛弃的对象,又重新被提起、怀念的现象。媒介的出现导致了“地方的消失”,同时媒介也参与了很多地方的传播和再造。借助媒介,用户有了更多参与地方的实践体验,借助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更轻易实现人与地方的相遇。挖掘地方的情感价值,在交织的数字化时空里延展、重塑人地之间真挚的爱欲关系成为现代性社会地方“再造”的重要手段。
吉林省传播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暨换届大会顺利完成,新一届理事会秉持“大传播”理念和跨界思维开展工作,围绕“东北文化”和“城市传播”议题加强学术交流,为地域文化传播和东北振兴贡献力量。主旨发言嘉宾对后传播社会背景下空间、技术、社会与人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引起与会学者的共鸣与热烈讨论。